除了Echo專輯之外,如果此生只能擁有一張專輯,漫漫未來不得而知,但此刻的我,絕對不假思索地選擇這張< Passenger >。
這是Lisa跟Damien分手單飛之後,於2011年十月發行的個人第二張專輯。先介紹這張我最愛的專輯,稍後我們再回頭介紹她的個人第一張專輯< Sea Sew >。相較於第一張專輯,第二張多了更多重量,質量密度更高,除了單純的民謠風格,也加入許多樂團的編曲型式,融合各式弦樂與和聲的鋪陳。全使用傳統類比式的樂器,沒有一丁點的電子成分。
Lisa所譜寫的歌曲,都能由她自己單獨彈唱演出,像是民謠吉他,曼陀林,或是手風琴。而整個專輯的重心,就是圍繞著Lisa的歌聲,由她訴說著這本給大人的童書。編曲的過程,即便有Full band型式的編排,也都是中庸力道,將整張專輯控制為看似輕量無比,但實際上卻是超高密度,像是套在無名指上的白金戒指,有著相當的質感重量,也像是鍍了金的羽毛,質而不華。
看似Lisa用了透明水彩來完成一幅風景,實則完成了一幅色彩飽和,而帶有夢幻筆觸的油畫作品。
Lisa所譜寫的歌曲,都能由她自己單獨彈唱演出,像是民謠吉他,曼陀林,或是手風琴。而整個專輯的重心,就是圍繞著Lisa的歌聲,由她訴說著這本給大人的童書。編曲的過程,即便有Full band型式的編排,也都是中庸力道,將整張專輯控制為看似輕量無比,但實際上卻是超高密度,像是套在無名指上的白金戒指,有著相當的質感重量,也像是鍍了金的羽毛,質而不華。
看似Lisa用了透明水彩來完成一幅風景,實則完成了一幅色彩飽和,而帶有夢幻筆觸的油畫作品。
整張音樂充滿著愛爾蘭民謠風格,甚至可以說是濃厚的Lisa個人風格。在一些專訪裡Lisa表示,在第一張專輯<Sea Sew>的成功之後,自己對於寫歌更有掌握度,更有自信地將自己所有天賦發揮在第二張專輯裡。而專輯的編曲與製作,並沒有特別要去填滿所有的頻率,也沒有刻意加強任何低頻,Mastering後製的部分也沒有壓得很重,也不刻意drive音量的部分,讓開了很多沒有必要的部份,讓Lisa的歌聲擺在最前面,毫不保留的拋出她迷人的聲線,從溫暖低音到清亮假音,就這樣被她征服。
(我與Lisa @New York, 最右邊的是Gavin Glass) 後記二
2011年10月21號,永遠忘不了那天,在美國紐約Hiro Ballroom參加了Lisa的<Passenger>發行之後旋即在美國巡迴的其中一場演出,也留下了珍貴的合影。那場令人窒息的演唱會至今難忘,歷歷在目。當時Echo前往紐約CMJ音樂節演出時,在表演活動名單裡驚喜地發現Lisa Hannigan,她剛好把新專輯巡迴排進了CMJ的其中一場演出。Hiro Ballroom像是小型一些的台北Legacy,同時是一家餐廳酒吧。晚上的演出我刻意提早到場,但Lisa的歌迷早已擠滿會場,只能在比較後方的台階上,屏息地看完整場令人感動至今的難忘表演。
這種中小型演唱會好處是,藝人常常會留下來簽名/合影/聊天。除了合影之外,我跟Lisa說:"我來自台灣,非常喜歡妳的音樂,台灣也有很多人喜歡你的音樂。希望你有機會能來台灣表演,或是來亞洲表演~”
Lisa回說:"Really? 趕快邀請我去呀,可以把我Agent的email與聯繫方式給你~。"除了亂哈拉之外,Lisa也幫我現場買的專輯簽名,還留下一段文字:Safe Travel, Don’t Die~ 這是他專輯裡面的一首歌,非常有意思。
★ 2011年當時的Full Set:(這場表演是在2011/10/7在加拿大的演出,是同樣的set list,可惜這場表演收音不是很好,但依舊精彩。)
★ What'll I do :
★ Knots :
在巴黎的Pias Nite音樂祭的演出時,Lisa也直接將Knots的MV彩噴搬上了大舞台,成為驚人的舞台效果:
★ Little Bird :
★ Safe Travels :
----後記一----
★ 有關< Passenger > 專輯製作 :
<Passenger>在完成五首歌之後,Lisa與全部的樂手一起先前往美國巴爾的摩(Baltimore)與專輯製作人Joe Henry完成初步的編曲與製作討論。他們日以繼夜的在工作室練團編曲,Lisa也在當地完成了一兩首歌曲,之後他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,回到英國的Wales鄉間(國家公園)的一個錄音室完成最終的錄音tracking。
對我們來說完全像是一個天堂,錄音室外就是森林大自然,午餐晚餐可在房子內煮東西吃,喝著紅酒,煮個咖啡,因為遠離塵囂,所以一切呈現的就是一個英國鄉村的日常,而廚師端出來的每道菜看起來都好吃極了~如果Echo也能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完成一張專輯,我相信這張專輯一定能比在都市裡面,多了更多芬多精,也多更多療癒元素。整張專輯所呈現的溫度與氣候,可以從這些錄音日誌影像記錄裡面窺知一二。
(現實來說可能只是個幻想,因為我們不再那個環境生活著,如果砸大錢飛過去做,搞不好反而是個極大壓力,要在更有限的時間裡面完成錄音製作,也許不一定是個好結果...but u never know,人生苦短,應該要大膽地試試,right?)
★ Recording Diaries:
----後記二----
基本上Lisa在2011年巡迴表演的session樂手,也就是錄製專輯的樂手,根本上算得是一個樂團。而我稍微查了一下,發現Lisa樂團裡面的Gavin Glass也同樣是個多才的歌手,自己的樂風也近似Lisa,稍微鄉村搖滾一些。多才的Gavin在Lisa樂團內主要負責Piano,也同時在<Passenger>專輯裡面協助了許多編曲的部分,對於Lisa的這張重要專輯是個重要的助力。
當然反過來,Lisa也在Gavin自己的專輯與演出,幫忙合音的部分:
----後記三----
<Passenger>專輯製作人Joe Henry,同時也是多才的前輩,在過去也發表了許多個人專輯,也製作了許多各樣類型的專輯,曾製作過的專輯也三次獲得葛萊美獎。
<Passenger>專輯製作人Joe Henry,同時也是多才的前輩,在過去也發表了許多個人專輯,也製作了許多各樣類型的專輯,曾製作過的專輯也三次獲得葛萊美獎。
----後記四----
<Passenger>的專輯封面構想,Lisa說明因為專輯概念討論了家鄉,旅行,時間,所以他將完成這張專輯的主要三個城市的地圖放進了專輯封面,加上了夜晚街道發光的設計,點亮給每個回家的人。而這三個城市,應該是愛爾蘭都柏林,美國巴爾的摩,還有英國威爾斯。
----後記五----
★ 不能錯過的現場,Lisa Hannigan Live at iTunes Festival 2014:
★ <Passenger>專輯巡迴的尾聲,在2012年來到荷蘭的紀錄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