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

[好邱推薦] 星空沃黑, 真愛回歸:Lisa Hannigan 2016新專輯《At Swim》(Part 3/4)

Dear Remi:
原本計畫趕在Summer Sonic前完成另外一篇推薦,但是工作繁忙,下班之後忙妳,所以時間真的有點抽不出來,於是乎一眨眼的時間,在2016/8/19,Lisa推出了她的個人第三張專輯”At Swim”。新專輯依舊出眾亮眼,更深入聊這張專輯之前,可以看一下這張專輯誕生的有趣故事。

在Lisa完成上一張專輯<Passenger>之後,大約花了兩年多時間在Tour上,這麼多的巡迴之後,Lisa說她已經徹底dried up了,於是她決定離開Dublin,前往巴黎與倫敦旅行,希望藉由旅行來激發更多創作靈感,但是卻失敗了,在回到都柏林之前,她根本什麼新作品都沒有完成。於是她決定直接搬到倫敦長住,才開始產出新的demo,但依舊進度緩慢(Struggled). (註)

後來,The National樂團的吉他手Aaron Dessner主動寫信給Lisa,他們開始通信,成為真真切切的筆友。Aaron也毛遂自薦成為Lisa的製作人,並在很多音樂分享上面與Lisa達成共鳴與默契,於是在過了一段時間的通信之後,他們在丹麥碰面,花了幾天錄音,直接錄在Aaron的電腦裡。(真心覺得Aaron想追求Lisa,意圖明確...)。

丹麥碰面之後,開始有了新專輯的雛形還有方向,於是他們來到紐約,Lisa開始完成幾乎所有新專輯的歌曲,也在紐約完成錄音還有後製的部分。Aaron在總體上面沒有影響原本的Folk Lisa太多,主要影響在器樂的聲音質地,還有混音的現代空間感,與之前的民謠直爽風格大有不同。受到Aaron影響最大的是新專輯的最後一首歌”Barton”,加入了電氣的元素,節奏放進電子鼓的pattern,使用電吉他的聲線完成氣氛還有和弦的營造。甚至在最近的演出中,Aaron也直接擔任Lisa現場的Session吉他手參與演出。
新專輯依舊美麗如昔,以Lisa清亮動人的聲線為主,熱鬧程度雖不比前一張專輯,但是核心質量其實是更重的,整張專輯靜靜地聽下來,像是置身在高海拔的高山參天林中,仰躺望著沃黑星空,沒有任何光害,看得到劃破夜晚的流星,也許還能見到淡淡一抹銀河。如同高山冷冽卻清澈的空氣,靜靜地在你身上結霜,也偷偷地在你心裡結下露水,滋潤著深處的乾涸,溢走了煩躁。
★ Ora:
Ora在義大利文是時間的意思,而這首歌是我專輯裡最愛的一首歌,MV也用了皮影戲的手法來刻畫一個旅人思鄉情懷。音樂柔美動人,拔比也選進了每天哄妳睡覺的催眠曲。

★ Prayer For The Dying:
這首歌是Lisa寫給他的一對夫妻朋友,太太不幸得了絕症,夫妻共同面對互相扶持,非常深刻與強忍的愛情。可惜太太來不及聽到新專輯,就離開人世了。

★ Fall
Lisa也在今年開始了新專輯的巡迴,希望今年能有機會看到她的演出。Aaron幫Lisa演出(Session吉他),而Lisa也參與了The National表演一起同樂:

★ 2016 Boston Calling:

★ 2016/7/17 The National "Fake Empire" ft. Lisa Hannigan:
這是一個在都柏林的音樂祭Longitude Festival:

註:
故事提到藝術家的苦楚時,一定會有酸民認為這個部分稍微誇張鋪陳點,想去營造音樂家痛苦掙扎的一面,然後故事後面有個人來營救他 (製作人Aaron Dessner)。經過整整兩年的巡迴演出,很多樂團其實已經又產出新作品了,她怎麼選擇離開,跑去旅行找靈感找力量?仔細衡量Lisa的總體呈現,想想就根本類似台灣的陳綺貞呀。莫名的正義魔人會跳出來酸這些有的沒的,酸來吐去就那一套,但是妳要明白,之所以Lisa能成就我女神中的女神,還是在她不斷產出的美妙音樂上,相信再經過一兩張專輯的經營與堆疊,Lisa遲早成為超級獨立大腕。

Remi,拔比剛提到的酸梅論,其實放大來看,根本也是個盧蛇才會說這樣的自卑酸語。我們觀察/聆聽任何音樂作品,最重要的是在最後的呈現上,除非妳創作出更上層的作品,否則任何的負面酸評都只是虛無沒有意義的。妳要知道,吐口水是無法澆熄無台上發光發熱的火炬。要懂得欣賞,正面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,享受音樂帶給妳的感動,無腦的虛無行為留給其他人就行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